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二手烟的特点二手烟的主要危害

2023-08-17 来源:小胖丁资讯

二手烟的特点 二手烟的主要危害

一、二手烟的特点

有害物质有研究指二手烟有焦油、阿摩尼亚、尼古丁、悬浮微粒、超细悬浮微粒(PM2.5)、钋-210等超过4000种有害化学物质及数十种致癌物质,吸二手烟的人小便中可被检出cotinine(尼古丁的代谢物)。更值得注意的是,二手烟的有害物质往往比主流烟多,如两倍的尼古丁、3倍的焦油5倍的一氧化碳约50倍的致癌物质。被动吸烟吸二手烟决不要理解为把别人没抽完的烟接过来再抽,像买二手车一样。我们所说的吸二手烟是指不吸烟者吸了吸烟者吸烟时所造成的环境香烟烟雾。这对不吸烟者来说是一种被动的、不由自主的行为,因此也称为被动吸烟。环境烟雾吸烟者每吸一口烟总分吸停呼三步:吸气时,将烟支燃烧产物全部经口吸入体内,这股烟气称为主流烟;停吸时,烟支自行燃烧产生众多化学物,散发到环境中,这股烟气称为侧流烟;呼气时,吸烟者将部分吸入的烟气从口中呼出,扩散至环境中,这股烟气则是主流烟的一小部分(一般约为50%)。环境香烟烟雾就是由侧流烟和吸烟者呼出的部分主流烟组成。主侧流烟主流烟和侧流烟虽出自同一烟支,但因它们的形成条件有很大不同,故其化学成分和数量差异极大。主流烟燃烧温度高达900℃,富氧、多蒸馏、偏酸性,而侧流烟燃烧温度600℃,贫氧、多还原、偏碱性。无论主流烟还是侧流烟均含有几千种化学成分,其中致癌物达几十种,但两者相比,侧流烟更具毒性。例如,每点燃一支香烟后,侧流烟中一氧化碳、烟碱和强致癌性的苯并芘、亚硝胺的含量分别为主流烟含量的5倍、3倍和4倍、50倍。

二、二手烟的主要危害

据研究,香烟燃烧后的烟雾中含有四千多种有害物质,就医学观点来看可分为四大类:一氧化碳,在香烟烟雾中的浓度约万分之四,与红血球的结合力为氧和红血球结合力的约210倍,所以一氧化碳被吸入人体后,红血球输送氧气的能力会降低,而使体内缺氧。尼古丁,它在进入人体后会产生如下作用:四肢末梢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变快、精神状况改变(变得情绪稳定或精神兴奋),并促进血小板凝集,这是造成心脏血管阻塞、高血压、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帮凶。刺激性物质,这些物质不但会对眼睛、鼻腔和咽喉产生刺激,也会刺激支气管黏膜下腺体的分泌,导致急性支气管发炎及慢性支气管炎。致癌物质,除公认的致癌物质尼古丁以外,烟雾中含有较多的放射性元素,如钋,它们在吸烟时挥发,并随着烟雾被人体吸收,在体内积蓄,不断地释放α射线,从而损伤机体组织细胞,对人体免疫力造成破坏,为癌细胞生长创造环境。

三、二手烟对儿童的伤害

二手烟是最常见的危害儿童健康的污染物。据世界卫生组织评估,二手烟对儿童健康的危害主要有:引发儿童哮喘、幼儿猝死综合症、气管炎、肺炎和耳部炎症等。二手烟的暴露导致20万到100万患哮喘病的美国儿童的发病次数增加,症状加重;约有15万到30万18个月以下的婴幼儿所患的呼吸道疾病,以及一种中耳积液的儿童病增加流行等都与二手烟有关。这其中,每年约有7500人到1.5万人需要住院治疗;另外,美国每年约有1900到2700例的婴儿猝死综合症也被认为与二手烟的污染有关。二手烟还是引发儿童哮喘的主要刺激因素。一项研究表明,二手烟与房间里的螨虫联合作用,可以使学龄前儿童的哮喘病发病率更高,特别是双亲吸烟的家庭,其子女患相关疾病的几率远大于不吸烟家庭的孩子。美国环保局在向国会的报告中曾指出:儿童是美国最珍贵的资产,儿童的健康关系到美国未来国民的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为了保护儿童免遭二手烟的危害,美国启动了一系列国家行动:其中在2000年之前完成的三项主要室内环境污染物的评估中,就包括二手烟;早在1989年启动的国家哮喘教育和预防程序;1997年启动的具有高度优先权的儿童环境风险总统特别工作组以及去年启动的无烟家庭保证行动等。

四、二手烟净化植物

吊兰:据了解,有一种吊兰也叫“折别鹤”,不但美观,而且吸附有毒气体效果特别好。一盆吊兰在8~10平方米的房间就相当于一个空气净化器,即使未经装修的房间,养一盆吊兰对人的健康也很有利。芦荟:芦荟有一定的吸收异味作用,且还有居室美化的效果,作用时间长。仙人掌:大部分植物都是在白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在夜间则相反。仙人掌、虎皮兰、景天、芦荟和吊兰等都是一直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这些植物都非常容易成活。平安树: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平安树和樟树等大型植物,它们自身能释放出一种清新的气体,让人精神愉悦。平安树也叫“肉桂”。在购买这种植物时一定要注意盆土,根和土结合紧凑的是盆栽的,反之则是地栽的。购买时要选择盆栽的,因为盆栽的植物已经本地化,容易成活。若想尽快驱除新居的刺鼻味道,可以用灯光照射植物。植物一经光的照射,生命力就特别旺盛,光合作用也就加强,释放出来的氧气比无光照射条件下多几倍

冶金管理期刊

运输经理世界官网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