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狗要有法治意识文明遛狗靠自律更靠法治
2025-02-08 来源:小胖丁资讯
5月2日,发生在上海某小区,6岁男孩只因对遛狗人读了这一句提醒语“你看这上面写的,宠物不许入内”,竟被打成脑震荡。5月12日消息,打人者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已被上海虹口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6岁儿童,民族和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因一句善意提醒却遭暴力伤害。一个成年人不仅不文明遛狗,竟然对善意提醒者大打出手。在媒体和舆论的关注下,打人者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据报道,6岁儿童所住的小区平时遛狗的人很多,不拴绳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如今像这样的情况,在许多城市小区都能看到。尽管某些小区公告栏张贴了文明养犬的告示,有些城市也出台了文明养犬的规定,但是不文明养狗行为多有发生,已经成为有些小区社会矛盾的隐患。小区内狗追人、咬人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
如今文明社会,不能让不文明养狗成为社会治安的新隐患。
同样是发生在5月2日,广东汕头一男子撞了村干部的狗后,被狗主人带一群身穿制服的人群殴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引发众怒。当地警方在5月4日晚发布了警情通报,被殴打者在医院接受治疗,5名涉案嫌疑人全部到案,案件正在依法办理中。
权在法下则文明盛行,法在权下则野蛮横行。曾经,“村霸”成为影响一方稳定、破坏法治公正、社会和谐的恶势力。通过3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大批“村霸”被法律惩处,农村基层政权得到了进一步维护。然而我们不可以说农村的黑恶势力完全消除,正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推进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决不能让某些人在基层农村“一手遮天”,以权力凌驾法律、以暴力践踏法治。
窥一斑而知全豹。由养狗遛狗引发的矛盾纠纷就不容小觑。要从这些潜在的或者已经发生的矛盾里面看到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哪里、细节在哪里、风险在哪里。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必须以法治的手段推进社会治理,防范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需要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和教育,让其成为规范公民行为的基本准则;要注意排查和防范矛盾纠纷,从源头治理,避免细节问题引发矛盾纠纷;对于触犯法治和社会公平的事件,要严格依法惩处,对社会起到必需的示范和教育作用;尽最大可能消除社会不公等不稳定因素,预防和避免因为养狗、家庭纠纷、情感纠纷等引发矛盾。(峻峰)
来源:河南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