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涛爷爷育儿孩子沉迷电子屏幕聪明的妈妈
2024-08-14 来源:小胖丁资讯
上周日去我妈那边,一进门就看见小侄子正在闹脾气,我问怎么啦,也不说话。我妈说抱着手机不放,强制性的让他放下了就开始生气。
小侄子以前看手机很有节制的,每天看多长时间都是事先规定好的。沉迷手机屏幕应该是从春节前开始的,春节前小侄咳嗽引起肺炎,住院两周,打针、输液的折腾,弟妹看着孩子可怜,当孩子提出看手机时就给了,为了缓解孩子的痛苦,也没有时间限制。这口一开,就收不住了。只要在家就要看手机,吃饭都要盯着手机屏幕。
听完妈妈的话,我抱起还在生气的小侄和他进行了沟通,也不知道他听进去了没有。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智能电子产品也越来也多,孩子们从小就接触这些电子产品:手机、IPAD、电脑等等。智能时代,这些电子产品无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沉迷电子屏幕百害而无一利。
头条@吕小愉
6岁之前的孩子沉迷电子屏幕,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和人交往等结果
我们肯定有这种情况,自己在工作或者干活时,孩子在一旁捣乱,为了让孩子尽快的安静下来,很多妈妈的做法是递给孩子一个手机。当手机里动画片的声音响起,你会感觉世界瞬间安静了。也正是这样简单的一个做法,一次两次你没有感觉,一旦让孩子沉迷电子屏幕,当你发现孩子不愿意和你交流时,为时已晚。
孩子六岁以前是感官系统发育的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需要丰富的外界刺激以促进大脑的发育。而电子设备,只能提供孩子眼睛和耳朵的刺激。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种单一的感官环境里,不利于孩子的大脑发育。
头条@吕小愉
同时,电子屏幕中快速变化的图像,会给孩子的大脑产生这是正常刺激程度的错觉,使得孩子对刺激的敏感性降低,而对看书等需要安静进行的活动失去兴趣。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3岁之前,每天平均多看一小时电视,7岁时注意力不集中现象的发生率就会增加10%。因为这个时间孩子的注意力控制能力弱,被电视和游戏的吸引,其实更像被动地沉浸于某个外在刺激的诱惑,不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
沉迷电子屏幕,影响孩子的语言学习
孩子2-3岁是学习语言的阶段,语言学习需要真实的互动,需要和人面对面的交流给孩子带来感官的刺激。电子设备比较被动,孩子没法感受对方的面部表情、语调速度、情绪动作等,没法了解语言和人际交往的简单规则,孩子也无法学会表达自己的需要、情绪、想法、处理分歧和冲突。长期与电子屏幕为伴,会错过孩子最佳的语言学习时期。
青春期的孩子沉迷电子游戏,荒废学业 ,成为问题孩子
前段时间,一个初中孩子因为爸爸不让玩游戏,和爸爸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孩子一冲动从窗户跳了下去,好在楼层不高,孩子只是腿骨折了,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头条@吕小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孩子最初玩手机游戏时,父母没有给出明确的态度,直到孩子已经养成了玩游戏的习惯,已经严重影响了学习,父母才采取强硬的措施,这样只会引起孩子更大的逆反,把孩子推的更远。
事实上,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肯定有一个问题家庭。孩子沉迷游戏,有一种可能是孩子在家没有存在感,父母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孩子只能在虚拟世界里找存在感。
针对这些问题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1、父母应该在幼儿阶段尽量避免或减少孩子接触电子产品。
孩子幼儿阶段,父母尽量避免或减少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父母可以通过对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享受电子产品之外的乐趣,让孩子觉得和父母在一起玩很有趣。
前段时间前同事涛找我办事,说起她现在辞职了,全职带娃。涛的孩子现在4周,涛的朋友圈晒的几乎全是带孩子看书、参加活动、亲子互动的照片,从她的朋友圈可以看出,涛在育儿上很用心。
不管在哪个图书馆,孩子总是能找到自己喜欢看的回本,然后静静的翻看。要么就是买的书到货,娘俩儿一起拆包裹。
涛引导孩子把在外面看到的东西都画出来,虽然孩子画的可能外人看了都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涛认真的听孩子讲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并把孩子的描述认真的写到画的旁边。
去年涛还带孩子参加了我们市的半马,尽管娘俩没有跑完全程,但每一个里程点涛都给孩子拍照留念,过程中孩子一直坚持。
涛还经常带孩子去旅行,让孩子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育儿就像种庄稼,你想让ta有什么收成,必须得有怎样的付出。
2、严格限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
我认为在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问题上,父母要做到和善而坚定。事先与孩子定好游戏规则,每天可以玩多长时间游戏或者每周能玩多长时间。在制定规则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参与。执行过程中还要帮助孩子严格落实。而不是事先没有规则,凭父母的心情,心情好的时候孩子玩也没关系,心情不好看见孩子玩游戏就一顿喊叫。得让孩子明白这是游戏规则,谁都不能愉越游戏规则。
以上两点是避免孩子电子产品成瘾的方法,父母首先要做到不允许孩子长时间接触电子屏幕。
而如果很不幸孩子已经沉迷于电子屏幕,网络游戏,父母要用一种冷静、坚定和非控制的方式来设置屏幕使用的界限。父母可以通过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与孩子产生合作,采用这种方法比父母单方面的采取强硬措施更有效。
1、父母正面告诉孩子沉迷电子产品会给他带来的影响以及你的担心
父母要和孩子进行沟通,但沟通的氛围不能让孩子产生反感和排斥,父母要很冷静地向孩子表达你对他沉迷电子产品的担心,还要告知孩子这么做的后果是成绩下降、没有学习动力,渐渐地被老师、同学边缘化。强调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产生的影响,帮助孩子设定使用时间的界限。
父母帮助孩子设定使用时间界限后,刚开始的时候还要监督孩子执行,因为孩子没有形成自控力,时间一到,不管游戏多么精彩,不管是不是坑队友,必须停止。有一段时间我儿子在同学的怂恿下开始玩王者荣耀,我们制定的玩手机时间是周末,并且只能玩一个小时。往往正玩得精彩的时候,时间到了,这时候孩子会和我商量是否可以延时,得到的结果都是否定的,几次下来儿子就不玩了,因为游戏过程中突然退出会坑队友。
所以父母在和孩子设定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界限时,态度一定要和善而坚定,让孩子感受到规矩既然制定了,就必须遵守,同时你的坚定也会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态度。
2、如果孩子已经对电子产品成瘾,父母不要采用极端的强制手段
如果孩子已经对电子产品成瘾,父母不能对孩子采取极端的控制手段。就像前面那个跳楼孩子的爸爸一样,强制性的没收孩子的手机,导致孩子情绪极度激动,随即做出冲动的举动。父母的反应过于激动,采取没收手机,甚至有的父母一怒之下摔了孩子的手机,这样激烈的反应只会让孩子更加逆反。
杰弗里•伯恩斯坦在《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中说到,这种生硬的处理方式只会让孩子内化自己是坏孩子的观念。你可以通过协作的方式与孩子在互联网权力争夺战中保持合作。
深以为然!在帮助孩子从电子产品中走出来这件事上,父母要和孩子保持合作关系,而不是进行权力斗争,父母认为孩子错了,并且采取强制的手段,孩子听着父母的这些话,也会给自己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这样只会让孩子在叛逆的路上越走越远。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任何外界的因素都比不上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对孩子身心健康的作用。那么,父母们,我们就用高质量的陪伴,和善而坚定的态度,陪伴孩子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