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宠物会导致宝宝长痱子吗不想宝宝受痱子侵
2025-01-06 来源:小胖丁资讯
夏天来了,温度升高,很容易让宝宝长痱子。严重影响了宝宝的睡眠,让爸爸妈妈们非常焦急,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预防痱子呢?
夏日夜晚,温度过高令人难以入睡特别是宝宝长痱子后,因为瘙痒晚上难以入眠。甚至用手抓破导致细菌感染、化脓,十分痛苦。因此,为宝宝排除皮肤隐患,研究如何有效预防宝宝长痱子成为了难倒新手爸妈们的一大课题。
夏天天气闷热,人体极易出汗,宝宝的皮肤角质层薄,风干的汗液留在宝宝的皮肤上,容易造成毛孔堵塞而引发痱子。但由于宝宝的年纪太小,不懂得怎样护理皮肤。加上爸妈未能及时发现并擦拭,所以容易出现宝宝长痱子而父母不自知的情况。
虽然长痱子对宝宝来说算不上什么大病,但是宝宝长痱子的部位会有灼热感,甚至痒得厉害。所以月龄小的宝宝无法表达,只会不停地吵闹来缓解自身的情绪。长久下去使得爸爸妈妈的睡眠质量下降,还要不停地起身帮宝宝用温水擦拭,劳心劳神。
形成痱子的原因
常见的痱子分为三种,红痱子,白痱子和脓痱子。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红痱子了,易发生在宝宝的颈部、胸部和大腿处等容易排汗的地方。而宝宝的皮肤重量占整个身体体重的比例过大,容易引起宝宝不适甚至哭闹,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宝宝长痱子呢。
1、衣物包裹紧
在家里,空调开得温度过低,父母担心宝宝抵抗力差,容易着凉。常常把宝宝裹得里三层,外三层。此外,为了防止凉风吹到宝宝腹部造成腹泻,总是把宝宝的贴身衣物裹得紧紧的。这样造成皮肤不透气,出汗造成毛孔堵塞,引发红痱子。
2、饮食不合理
宝宝的消化系统和自身的调节机制还不够完善,错误的选择辅食或让宝宝食用成年人的食物。会让宝宝自身的钠含量超标,引起上火现象的发生。上火的宝宝们在夏天是极易长痱子的,所以宝妈可以选择败火功能好的水果蔬菜,及时让宝宝“降降火”。
3、环境变化大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身体出汗过多。从室外进入空调房,环境变化过大。风干的汗水停留在皮肤表面,导致汗腺导管口闭塞,汗腺导管内汗液储留后,因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引起刺激,所以在毛孔处容易产生痱子。
皮肤接触要注意
进入夏季,燥热的风又一次统治了世界。宝宝的皮肤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干燥闷热的夏天,娇嫩的宝宝肌总是不停出汗,此时宝宝的贴身衣物不够透气的话,遭罪的就只有宝宝了。对于痱子来说,皮肤可是他们的第一根据地呢。
1、清洁要到位
孩子的皮肤结构与成年人不同,他们的皮肤对于酸碱性的控制能力差,而汗液的酸性会破坏宝宝体内稳定的弱碱性状态,酸碱失调导致皮肤疾病的发生。因此,每天孩子外出玩耍回家后,要及时的洗澡,做好皮肤的清洁工作,选对好的沐浴产品是关键。
在给一岁以下的宝宝在选择沐浴产品时,只需要有补水保湿的功效就好了,以免给宝宝的肌肤造成负担。一岁以上的宝宝已经会走路,有了自己的交际圈,户外活动更加频繁。所以在选择沐浴露时,尽量选择有一定杀菌能力,但又天然无刺激的。
2、衣物巧挑选
对于宝宝来说,贴身的衣物的错误选择往往是痱子的头号帮凶。宝宝贴身衣物材质一般分为精梳棉,竹纤维,纯棉或者莫代尔这几种面料。精梳棉,顾名思义,棉布柔软细密,具有吸湿性好,摩擦不易起球的特点,比较适合宝宝在秋冬季节贴身穿着。
对于夏季的衣物面料,除了吸汗的特点外,还要同时具备面料轻薄,出汗后不沾身,通风效果好的特点。竹纤维自然就脱颖而出了,面料自然舒适,轻薄柔滑。还具有抑菌防臭的功能,无疑是这个夏天宝宝贴身衣物面料的首选了。
食物摄入要谨慎
夏日炎炎,不仅是大人,宝宝的食欲也会下降。如何烹调满足满足宝宝胃口,又适合夏季吃的食物可成了宝妈心头的一大难题。高温天气可是滋生痱子的好季节,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搭配才能减少宝宝的皮肤疾病的发生。
1、饮食结构要清淡
宝宝出痱子的原因可能是食物选择不合理,食材中营养成分超标,导致宝宝无法完全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从而导致宝宝便秘上火的现象发生。要知道上火可是宝宝身体毒素无法排除的前兆,导致痱子和痘痘在皮肤上任意生长。
在食材的选择上,尽量选择清谈并且具有降火功效的食材,例如苦瓜、绿豆百合、米仁等,如果在夏季能坚持够吃上一段时间,可以有效帮助宝宝降火。食欲下降的宝宝可以通过购买颜色鲜艳、具有卡通形象的餐具将会对宝宝的食物摄入量大有帮助。
2、喝水次数要增加
在夏季,即使是在高温的午后,父母有时也会带他外出。同时宝宝也会变得易出汗,少量的汗水就能够导致毛孔堵塞。这时候父母要当心了,浸透汗水的皮肤可是滋养痱子产生的温床。多喝水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更是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有效的避免上火现象的发生。
注意让宝宝多喝水,尤其是凉开水。还可以常喝绿豆汤及其他清凉饮料,一般在饭后半个小时内不要喝水,此时宝宝的肠胃已经被食物填满,再喝水的话,会导致宝宝胃下垂。每次饮水量也不宜过多,多余的水会增加宝宝消化系统的负担。
外界环境要稳定
由于宝宝自身的体温调节机制还不是很完善,外界环境过冷或过热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宝宝年龄过小,成长发育正是关键时期,频繁的吃药打针不利于他自身抵抗力的提高。甚至还会造成宝宝长大后变得体弱多病,身高发育缓慢。
1、远离过敏原
儿童过敏导致皮肤透气性变差,毛孔缩张的频率减少,导致宝宝皮肤不透气,容易出现长痱子的情况。尤其是月龄较小的宝宝,他们对外界的刺激较为敏感,父母稍微不注意就会导致宝宝过敏,皮肤就会出现瘙痒等情况,皮肤的调节功能也会变差。
对于家里养有宠物的家庭,要避免孩子长时间与宠物接触,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保持皮肤表面的清洁干燥。这样宝宝排汗也会更加通畅,汗液也会被及时风干,打造干爽不粘腻的娇嫩BABY肌,父母再也不用担心宝宝长痱子了。
2、通风要流畅
夏天孩子经常满头大汗的跑回家,立马打开空调躺在床上,但却不知道细菌正在悄悄滋生。背部是人体最容易出汗的地方,汗液一旦在背部停留时间过久,造成皮肤汗腺无法继续正常排汗,毛孔就无法缩张,容易长痱子。
湿热的环境特别容易长痱子。因此,不但要及时清洁汗液,在炎热的夏季还可通过空调、风扇等用电设备改善室内高温、湿热环境,保持屋内的温度最好在25℃左右,湿度也别超过60%就更好了,但要记住不要让凉风直吹孩子。
此外,夏季尽量减少带宝宝外出,因为出汗多就会容易长痱子。特别是在上午10点-下午2点之间,室外温度也很高,这时也应该让宝宝尽量在室内玩耍,不要外出。可能的话,尽量让宝宝邀请小伙伴来家里一起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