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

瑜伽冥想的由来

2023-09-06 来源:小胖丁资讯

瑜伽冥想的由来

一、瑜伽冥想的由来

冥想是瑜伽中最珍贵的一项技法,是实现入定的途径。一切真实无讹的瑜伽冥想术的最终目的都在于把人引导到解脱的境界。一名习瑜伽者通过瑜伽冥想来制服心灵(心思意念),并超脱物质欲念。感受到和原始动因(TheOriginalCause万源之源)直接沟通。瑜伽冥想的真义是把心、意、灵完全专注在原始之初之中。

据印度传说,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瑜伽术流传于喜玛拉雅山区。而瑜伽这个词源于梵语(Yoga),意为连结、联系之意,是为了达到冥想而集中意识的方法。《石氏奥义书》认为,瑜伽是“坚定地控制心和各种器官的活动”。《瑜伽经》也说:“瑜伽是控制心识的活动。”

由于各宗、各派、各乘、各部的要求和形式不同,瑜伽名目繁多,其*同的有严持戒律、调息炼气、凝神冥想等。《瑜伽经》提出瑜伽有“八支行法”即八个部分:禁戒、持戒、坐势、调息、制感、持摄、静虑、三昧。

佛教中有许多经典,或涉论瑜伽,或专研瑜伽,使瑜伽成为佛教修炼方法的组成部分。而瑜伽术的最终深意,就是“冥想”。它将自己的愿望、爱、希望,都集中在同一法则之下而进行深层的冥想。

二、瑜伽冥想的方法有哪些

冥想是一种对生命系统能量释放,重组、修复、优化的综合过程,经过冥想透彻洗礼之生命会更加平和与宁静,这对整个机体有着意义深远作用的宁静状态,是难以用一两篇文章可以说得清的。简而言之,在宁静中,也只有在宁静中,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瑜伽。下面为大家介绍常见的冥想方法:

一、走动式冥想

动作分解:带着觉知感受当下迈出的脚步,当意识完全专注时,身心达到联结,喜悦、宁静由内而生。

二、观想

1.在大自然中,身心很容易得到平静,一花一草都可以成为我们观和想的对象。停止所有思考,静静地观察花、草、树木、蓝天、白云……感觉自己与观想的对象完全融合为一体,享受大自然的能量。

2.在家中也可以随时进入观想。只要找一个观想对象就可以了,譬如:水晶石、鱼缸、盆栽、图画等,任何你喜欢的对象都可以。这些物体能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渐渐排除外在的干扰,慢慢转向内心世界,体会宁静和安详!

三、烛光冥想

功效:舒缓眼睛疲劳,促进眼睛周围血液循环、排除毒素、增强视力、使眼睛有神。提升专注能力、充分吸收烛光的能量,使内心光明自信,消除内心的恐惧,心灵更加平静。

动作分解:

01.选择自己舒适的坐姿坐在瑜伽垫上,挺直脊柱。先闭上眼睛,调整呼吸;放松全身,慢慢睁开双眼,视线由大腿慢慢向上。

02.开始凝视烛光,专注地观察它的内焰、外焰、颜色、大小、形状。尽量不要眨眼睛,让眼泪自然流下。

03.慢慢闭上眼睛,观想烛光在眉心处直到对烛光的印象变得模糊时再次睁开眼睛凝视烛光,重复5~8次,保持专注和放松的状态。最后,让自己平躺下来,全身放松。

三、瑜伽冥想的原理是什么

冥想字面上的解释:冥,就是泯灭。想,就是你的思维、思虑,冥想就是把你要想的念头、思虑给去掉,找到感知。

冥想,大家都误认为只有坐在那里才是冥想,甚至还专门为冥想设立了一堂课程,实际上随时随地可以进入无思虑的这种状态。例如体位法、观察呼吸也可以进入DHYANA,做体式的时候通过呼吸移动身体,当用呼吸移动身体,当身体达到极限的时候已经处于一种DHYANA的状态,有人把体式运动叫做移动冥想。移动冥想从什么作为入口,通过一段时间来观察我们的身体,会发现在身体里有可控的部位和非可控制的部位。

可控:比如移动身体、眨眼、吸气、闭气,是你可以控制的。

非可控:比如指甲、头发的生长是你无法指挥他的,是你不能够控制的。

冥想是从我们身体的可控部分为入口的。例如:把手做一个高度的弯曲,当你弯曲伸展,伸展到极限的时候,思维在这个时候就停止了,瑜伽很多体式要求尽量做到身体的极限,到达身体的极限后意识进入到了感知的状态,进入DHYANA的状态。PRANAYAMA中的YAM具有另外一层意思:无限扩充,无限伸展的意思,做一个体式达到无限伸展的时候,就进入了DHYANA这种状态,练体式是使用了身体的极限,身体的运动后很多老师会设一些烛光冥想、OM声冥想、观照呼吸的冥想等等,原理都是相同的。烛光冥想是用眼睛,眼睛张开,不要眨眼,其实只要掌握了原理不使用蜡烛也可以掌握冥想,不使用蜡烛,把眼睛睁开,尽量不眨眼,可控系统达到非可控的时候,眼睛睁开了一会,疲劳了需要眨眼来保护眼睛,但是你控制他,不眨,这时头脑的思维就停止了,这时候没有了任何思维。冥想的锻炼实际上是利用身体可控的部分切断思维,呼吸也一样,很多老师会教呼气、吸气、屏气。我们来实验一下,深吸一口气后屏息,在屏息这一瞬间头脑进入真空状态,无法进行思维。就进入了DHYANA。

当思维切断的时候,有一种能量自动流淌,进入感知,感知和思维是很难同时存在的,当思维存在太厉害的时候感知就会消失。

DHYANA这种状态是处于一种感知,这种感知是智慧的。不是小孩或疯子没有思维的感知。小孩和疯子的思维是低级的尚未启动的,其感知是无知的和无智慧的。DHYANA是知觉和智慧高度的统一。

四、瑜伽冥想的十二原则有哪些

1、选择一个专门的地方来练习,这样可以帮助你找到安宁感,易于进入瑜珈冥想状态。

2、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清晨和傍晚比较理想。

3、利用相同的时间和地点,让精神更快地放松和平静下来。

4、坐下来后,让背部、颈部和头部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面向北面或者东面。

5、在冥想的过程中,保持身体温暖(天凉时你可以给身体围上毯子),引导你的意识保持平静。

6、让你的呼吸有规律的进行——先做5分钟的深呼吸,然后让呼吸平稳下来。

7、建立一个有节奏的呼吸结构——吸气3秒,然后呼气3秒。

8、当你的意识开始游离不定,不要太在意,也不要强迫自己安定下来。

9、安静下来以后,让意识停留在一个固定的目标上面,可以在眉心或者心脏的位置。

10、利用你选择的冥想技巧进入冥想状态。

11、在非常纯净的冥想状态到来之前,不要强迫、让游离的状态继续自然地存在。

12、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游离的思想状态会慢慢消息,最终进入纯净三摩地(最高意识的知觉状态)。

中华建设编辑部

现代企业文化杂志社

自然科学官网

现代畜牧科技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