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育儿

低血糖症的表现形式治疗低血糖症的措施包括

2023-08-17 来源:小胖丁资讯

低血糖症的表现形式 治疗低血糖症的措施包括哪些

一、低血糖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1、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表现:低血糖发生后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可发生低血糖症候群,此为低血糖的代偿性反应,患者有面色苍白,心悸,肢冷,冷汗,手颤,腿软,周身乏力,头昏,眼花,饥饿感,恐慌与焦虑等,进食后缓解。

2、意识障碍症状:大脑皮层受抑制,意识朦胧,定向力,识别力减退,嗜睡,多汗,震颤,记忆力受损,头痛,淡漠,抑郁,梦样状态,严重时痴呆,有些人可有奇异行为等,这些神经精神症状常被误认为精神错乱症。

3、癫痫症状:低血糖发展至中脑受累时,肌张力增强,阵发性抽搐,发生癫痫或癫痫样发作,其发作多为大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当延脑受累后,患者可进入昏迷,去大脑僵直状态,心动过缓,体温不升,各种反射消失。

4、锥体束及锥体外系受累症状:皮层下中枢受抑制时,神智不清,躁动不安,痛觉过敏,阵挛性舞蹈动作,瞳孔散大,甚至出现强直性抽搐,锥体外系与锥体束征阳性,可表现有偏瘫,轻瘫,失语及单瘫等,这些表现,多为一时性损害,给葡萄糖后可快速好转,锥体外系损害可累及苍白球,尾状核,壳核及小脑齿状核等脑组织结构,多表现为震颤,欣快及运动过度,扭转痉挛等。

5、小脑受累表现:低血糖可损害小脑,表现有共济失调,运动不协调,辨距不准,肌张力低及步态异常等,尤其是低血糖晚期常有共济失调及痴呆表现。

6、脑神经损害表现:低血糖时可有脑神经损害,表现为视力及视野异常,复视,眩晕,面神经麻痹,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等。

7、周围神经损害表现:低血糖晚期常发生周围神经病变而致肌萎缩与感觉异常,如肢体麻木,肌无力或肌颤等,临床上曾有低血糖患者发生肢体远端呈手套袜套型感觉异常者,还可有周围性刺激与灼痛性改变等,这与其脊髓前角细胞变性有关,也有人认为与胰岛素瘤引发的低血糖所致肌萎缩与肌炎有关,低血糖性周围神经病变还可致足下垂,手足细动作失灵,如不能写字,不能进食,不能行走,甚至卧床不起。

8、器质性病变所致低血糖表现:最常见于胰岛素瘤性低血糖,约70%为良性腺瘤,直径0.5~3.0cm,多位于胰尾部,胰体部与胰头部的发病情况相似,多为单发,增生次之,癌瘤较少见,如为癌瘤多有肝及邻近组织转移,国内胡立新曾报告一例多发性胰岛素瘤,共有7个,胰头1,胰体2,胰尾4,大小不一,直径为10~50mm,最小的有报告为1mm,称为微腺瘤,手术时不易被发现。胰岛素瘤的低血糖发作较重而持久,并常有以下特点:(1)多在空腹时发生低血糖,如早餐前;(2)发作时症状由轻而重,由少而多,逐渐频发;(3)症状为阵发性发作,发作时的情况,患者自己往往不能回忆出来;(4)不同患者低血糖症状不完全相同,同一病人每次发作症状有时也不完全相同;(5)低血糖患者常不能耐受饥饿,往往在发作前增加进食来预防发作,故而病人体重一般常有增加;(6)患者空腹血糖可以很低,有时仅为0.56~1.68mmol/L(10~30mg/dl)。

二、低血糖症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1、脑部并发症

低血糖的最初改变是导致脑组织血流量的不对称性增加,灰质部分和右半球血流量增加更多。继之出现脑组织水肿,此时可出现严重的神经低血糖症群。低血糖纠正后上述变化可很恢复,不留有永久性损害。若低血糖持续或反复发作,可致灰质部分的脑细胞变性和点状坏死。若低血糖十分严重且长时间未得到纠正,可造成大片脑组织坏死软化,致脑萎缩和痴呆。动物实验提示:在猴血糖降至1.1mmol/L(20mg/dl)以下则可造成持续性的神经系统损害。低血糖最严重的后果是去皮质状态,导致死亡,侥幸存活者亦成“植物人”。低血糖对脑组织的损害与低血糖程度、持续时间和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有关。

2、心脏并发症

低血糖发作时,因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心率加快或窦性心动过速。但极少数患者反而合并窦性心动过缓。其他多种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亦可发生。伴冠心病者常因低血糖发作而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但常因为有糖尿病神经病变或年老对疼痛反应减弱而属无痛性心肌梗死,易被忽视,这可能是糖尿病患者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3、其他并发症

低血糖症的黎明现象可使糖尿病病情恶化,甚至出现酮症。反复发作的低血糖可减少低血糖发作的警觉症状,促发无察觉性低血糖产生。低血糖昏迷分泌物或异物误吸入气管易继发肺脓肿或其他肺部感染,甚至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

三、低血糖症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低血糖病因很多,据统计可多达100种疾病。本症大致可分为:器质性低血糖(指胰岛和胰外原发病变,造成胰岛素、C肽或胰岛素样物质分泌过多所致);功能性低血糖(指患者无原发性病变,而是由于营养和药物因素等所致);反应性低血糖(指患者多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兴奋,使得胰岛素分泌相应增多,造成临床有低血糖表现)。临床上以药物性低血糖症多见,尤其以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和饮酒所致低血糖症多见。据统计,在低血糖急诊患者中有2/3患有糖尿病或饮酒史。

低血糖以损害神经为主,脑与交感神经最重要。中枢神经系统不能合成葡萄糖,且贮存的糖原极少,又不能像其他组织那样利用循环中的游离脂肪酸作为能量来源,其代谢所需要的能量几乎完全依赖于血糖的持续供应,因此短暂的低血糖就能引起明显的脑功能紊乱。如长期、严重的低血糖未及时纠正,可发生广泛的神经系统损害与并发症甚至致死。所以,及时识别和及时处理低血糖甚为重要。

四、低血糖症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上将症如头晕、出汗、面色苍白、心慌心悸、健忘、恐惧(甚至精神异常)、舌淡苔薄、脉细的低血糖症归纳为心脾两虚型低血糖症。此型低血糖症患者的病程较长,治疗此型低血糖症应坚持补益心脾的原则。但是该治疗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建议自行服用。

基础方:根据归脾汤合天王补心丹加减。

方药组成:黄芪15g:益气补脾,眼肉15g。作用: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酸枣仁12g。作用:养心益肝,安神。党参各12g。作用: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当归9g。作用:养血补心。麦冬9g。作用: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柏子仁9g。作用:养心安神,五味子6g。作用:敛肺滋肾,生津敛汗,宁心安神。远志3g。作用:宁心安神,炙甘草3g。作用:益气补中,调和诸药。

加减:患者若有烦热、盗汗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生地12g。作用: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玄参12g。作用:清热凉血,滋阴解毒;知母9g。作用: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天冬9g。作用:养阴润燥,清火,生津。患者若出现精神亢奋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磁石(先煎)30g。作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定喘;生龙齿(先煎)30g。作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用法: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

理科爱好者官网

中国金属通报

赢未来期刊

环渤海经济瞭望官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