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育儿

都教授育儿思维不打不骂就让孩子服刷爆家长

2024-08-14 来源:小胖丁资讯

最近,有一个视频出现在各种家长群、家庭群和微博首页,热度非常高。

这是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在10年前录制的一段演讲视频,其中谈到3~5岁孩子的教养片段被疯狂传播。

李玫瑾教授最近也在自己的微博上,惊讶这段视频的走红。她说,自己的主业是犯罪心理研究与侦查心理分析,但没想到因为一次公益讲座,反而让在她10年后成了“育儿专家”。

最近在我们的后台留言区,也有很多妈妈提到这段视频。家长们讨论最多、最有触动的,是李老师讲的这一段:核心主题是关于对3~5岁孩子的克制任性训练。

不做这样的训练,真的会让孩子过于任性和自私吗?

还有的妈妈跟我说:听到训练孩子,总觉得天然地从内心抵触——这不是把孩子当狗训吗?

事实上,育儿圈里也都在激烈地争论李教授的一些观点。其中,年糕妈妈学院的讲师曲韵老师还特地撰写了一篇稿子进行探讨。

育儿无定法,希望能给大家多提供一个角度来思考。

李玫瑾教授作为一个犯罪心理学的教授,为什么会谈育儿呢?而她所讲的育儿观念,又为什么会让这么多的家长,尤其是老人,深有感触呢?

这是因为,在李老师的演讲中,提出了一个在社会上普遍令人担忧的现象:过度以孩子为中心。

现在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各种提倡“给孩子爱”的育儿理论也越来越流行了,但很多人却常常会因此走到一个育儿极端。

家长们放弃了自己的权威角色,结果让孩子显得自私、任性、不尊重长辈。尤其当孩子到了四五岁的时候,慢慢开始变得不听话了、管不住了,这时候家长们才会去着急,但也只能是干着急。

而这段视频所讲的,正是这些家长们所遭遇的困惑和担忧,说出了这些家长想要说的话,还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和办法来帮助家长们解决现在所遇到的育儿难题。

李教授在视频里提到的主要有4个观点,就是要让孩子“克制任性”“克制诱惑”“避免自私”“接受挫折”。

这些观点都是一些基本的常识,的确没问题,但是要怎么做到呢?

李教授提到:要通过一些训练。 比如一个孩子非要买小汽车,但是家里已经有很多了,可Ta一定要买,不买的话就会哭闹、打滚。那这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李教授讲了一个听起来非常具有实操性的方法:

首先把孩子抱起来,抱回家,放到卧室,关上门之后,一对一交流,先由Ta哭。

而家长在这时候一定要记住这四个不要:不要打,不要骂,不要说教,也不要走开。

告诉孩子不行就是不行,然后看着Ta闹。就算脑袋磕到墙角也不要管,Ta知道疼。等什么时候哭到筋疲力尽了,你再给点爱,比如拿个热毛巾给擦把脸等等。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以为你心软了、回心转意了,但是你一定要坚定地说:“还哭吗?要哭接着继续哭。”

你可以用这种方式告诉Ta:你闹吧,我不心疼,我也不让步,你就闹吧。这一次Ta就会记住,以后闹是没有用的。

李教授是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且不说这个方式其实并不适用于每一个孩子或每一个具体的处境,在她认为的,一定要对孩子说“不”,否则Ta们以后就可能会变得自私了的观点,但在我看来,这其实是错误归因。这样对待孩子的方式并不好,因为她给孩子做了“有罪预设”。

一个3岁的孩子闹着要小汽车,能算“自私”的负面行为或负面品质吗?显然是不能的。

懂心理的都知道,心理是知情意行,即认知、情绪、意志、行为。一个3岁的孩子吵着闹着非要买小汽车,是因为Ta从认知和情绪上,都还发展得不是很成熟,还不懂得“不能乱花钱、家里有了就不买、要自我控制”这样的道理而已。

当然家长应该对孩子说“不”,因为只有受到了挫折,孩子才能够真正明白,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么的,Ta还需要从亲身的体验、生活中去学习应该学的东西。

顺着孩子买买买固然不对,但是把孩子放在对立面,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同样不对。

当孩子稍微大一点之后,就能感受到你的行为背后,对Ta的那种否定和犯罪预防。到时候就不要去怪孩子反感你的“教育”了,因为你的初心不尽都是善意的。

而李教授谈到的方法,用的是上帝的视角和手段。在我看来,是非常不妥的,甚至还有些粗暴。

她说:

你也不能让他太压抑,你可以告诉他:以后你有什么事,要好好跟我说,你要是能说服我,没准我会考虑你的要求。这是给孩子再留条路。

鼓励他交流,但是交流要有个原则。“三比一”,交流三次满足他一次,让他知道,交流有用但并不是次次都会满足他。

难道你对孩子说“不”,不是因为孩子的要求不恰当、不合理,而是因为你有权配给额度吗?

“交流三次满足一次”,这样的思维方式,也许是因为李教授,是经历过供给制度的人。

如果孩子提的要求不恰当不合理,那么提十次家长都应该说“不”。但如果是合理的要求,提十次都应该答应。

在“得到所想”的正强化和“得不到所想”的负强化,两者作用下,孩子才能逐渐体悟出哪些是合理恰当的、哪些是可以商量的、哪些是根本没门儿的,这样才能逐渐形成恰当的社会行为。

这是成长,而不是因为家长的“说不”而克服了自私。

如果家长是按配额,而不是按要求是否合理,来跟孩子交流,孩子只会困惑,只会习得由着自己爱好做事,而不是根据情理去作出决定。

前面孩子哭,家长在旁边看着的方法,不要忘了人与人之间是有互动的。

当孩子特别激动的时候,你在旁边的冷静如常,在有些情境下,是对孩子的一种嘲讽和漠视,甚至是有居高临下的观感的。

视频中李教授还提到一些其他的训练方式,比如给孩子零食这件事:

刚开始每三天给孩子吃一次,不是天天给;

等到一个月之后,孩子的零食习惯养成了,再告诉Ta:这次的零食如果能忍住不吃、保留三天,那三天后就多给三份;如果忍不住的话,三天后的那一份也没有了。

而家长要做的就是留意孩子的表现,如果Ta忍住了,三天后就履行诺言奖励Ta三份零食。但如果没忍住,三天后的那份也要取消掉。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就会知道——等待可以获得更大的满足。

这是心理学上提到的“延迟满足”。如果感兴趣的家长,可以搜索“斯坦福棉花糖实验”就能看到更多的相关信息。

现实中,也有很多家长相信,这样的训练能让孩子更好:想尽办法让孩子先忍着、先存着,后来再享受一把大的。

可是,这样的训练真的有用吗?

不见得。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有的不用训练就能自然做到延迟满足,但有的却是不管怎么训练都不行。

恰恰是因为,不同的孩子在知情意的发展上是有所不同的,所以表现出的行为也是不一样的。

但对于那些因为家长的训练,而不得不延迟满足的孩子们来说,Ta们的行为其实是被动的。因此Ta们的“忍”真的就是“心头一把刀”了。一旦有了机会,反而会变本加厉。

但中国人,一向都是这么忍过来的。年少时先压抑着、装老成;年纪大了没人管之后就会原形毕露、晚节不保。包括现在的一些升学现象:“你先忍忍、过了小升初就好了;你再忍忍,中考完了你的好日子就来了;你先努力努力,考上大学一切就好了……”但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被好日子临幸过。

而生活中有很多具体的情境,其实就是在磨炼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例如不能插嘴、有些场合要排队等等,都是在训练孩子的耐心、容让、等待,只要能抓住生活的这些小细节就够了,没有必要特意去设计一些情境来故意训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此外,李教授还提到:在孩子面前剥一个橘子,先不给孩子吃,让Ta先送给爷爷、奶奶、爸爸、姑姑……等给家人都分完了之后,才能自己吃,这样是为了避免让孩子变得自私。

孔融让梨发生在大家都想吃梨的时候,现在的生活条件好像也不至于橘子不够分吧?

如果让孩子学会关注他人,那么可以让孩子去招呼家里其他人过来吃水果,而不是命令孩子必须把橘子先给别人。

如果遇到别人不想吃或者不想现在吃的情况呢?咱们中国人太多人以为,自己是为别人好,却并不尊重别人的意愿、想法和处境,从结果上来看就是对别人的干扰和控制。

在李教授的演讲里,提到了很多观点,对孩子说“不”、让孩子尊重长辈等等,我都很认同。

但是同样的方法,也有一些是过于粗暴,和时代断裂,与孩子心理发展水平不相符的部分。家长们如果完全照搬、一丝不苟地在自家孩子身上执行,恐怕不一定就合适。

最重要的是,如果对孩子做有罪预设,把孩子的不当言行做错误归因,而不是从孩子的知情意行的发展角度去归因的话,那么未来孩子在言行或内心里,可能就会与你对立。

如果还学了你身上那些看别人都是有毛病的、都是需要我去整改、教育的话,那这个孩子的社会性养成,就会出现大的问题了。

成长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化过程,我特别想对家长们说的一句话就是:亲爹亲妈不是老师,不要老想着教育和训练孩子。

无论是老观念还是新方法,一定要避免上帝视角,家长不是永远的伟光正。父母与孩子应该是在一家人的共同生活中,带着孩子一起成长的。

END

东西南北杂志

时代报告杂志

电力系统装备杂志

友情链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