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胃癌胃癌术后多久复查一次呢
2023-07-19 来源:小胖丁资讯
什么是胃癌 胃癌术后多久复查一次呢
一、什么是胃癌
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
病因
1.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因素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长期食用薰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关;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50%。
2.幽门螺杆菌感染
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Hp感染率在60%以上。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幽门螺杆菌的毒性产物CagA、VacA可能具有促癌作用,胃癌病人中抗CagA抗体检出率较一般人群明显为高。
3.癌前病变
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这些病变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过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转变为癌。癌前病变系指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是从良性上皮组织转变成癌过程中的交界性病理变化。胃黏膜上皮的异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根据细胞的异型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重度异型增生与分化较好的早期胃癌有时很难区分。
4.遗传和基因
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胃癌病人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较对照组高4倍。胃癌的癌变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发展过程,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关基因与转移相关基因等的改变,而基因改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二、胃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早期胃癌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病人常有较为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随着病情进展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根据肿瘤的部位不同,也有其特殊表现。贲门胃底癌可有胸骨后疼痛和进行性吞咽困难;幽门附近的胃癌有幽门梗阻表现;肿瘤破坏血管后可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腹部持续疼痛常提示肿瘤扩展超出胃壁,如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腹水、黄疸、腹部包块、直肠前凹扪及肿块等。晚期胃癌病人常可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等表现。胃癌的扩散和转移有以下途径:
1.直接浸润
贲门胃底癌易侵及食管下端,胃窦癌可向十二指肠浸润。分化差浸润性生长的胃癌突破浆膜后,易扩散至网膜、结肠、肝、胰腺等邻近器官。
2.血行转移
发生在晚期,癌细胞进入门静脉或体循环向身体其他部位播散,形成转移灶。常见转移的器官有肝、肺、胰、骨骼等处,以肝转移为多。
3.腹膜种植转移
当胃癌组织浸润至浆膜外后,肿瘤细胞脱落并种植在腹膜和脏器浆膜上,形成转移结节。直肠前凹的转移癌,直肠指检可以发现。女性病人胃癌可发生卵巢转移性肿瘤。
4.淋巴转移
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进展期胃癌的淋巴转移率高达70%左右,早期胃癌也可有淋巴转移。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和癌灶的浸润深度呈正相关。胃癌的淋巴结转移通常是循序逐步渐进,但也可发生跳跃式淋巴转移,即第一站无转移而第二站有转移。终末期胃癌可经胸导管向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经肝圆韧带转移至脐部。
三、胃癌应做哪些检查
1.X线钡餐检查
数字化X线胃肠造影技术的应用,目前仍为诊断胃癌的常用方法。常采用气钡双重造影,通过黏膜相和充盈相的观察作出诊断。早期胃癌的主要改变为黏膜相异常,进展期胃癌的形态与胃癌大体分型基本一致。
2.纤维胃镜检查
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并可获取病变组织作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胃癌的最有效方法。采用带超声探头的纤维胃镜,对病变区域进行超声探测成像,有助于了解肿瘤浸润深度以及周围脏器和淋巴结有无侵犯和转移。
3.腹部超声
在胃癌诊断中,腹部超声主要用于观察胃的邻近脏器(特别是肝、胰)受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4.螺旋CT与正电子发射成像检查
多排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立体重建和模拟内腔镜技术,是一种新型无创检查手段,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和术前临床分期。利用胃癌组织对于氟和脱氧-D-葡萄糖(FDG)的亲和性,采用正电子发射成像技术(PET)可以判断淋巴结与远处转移病灶情况,准确性较高。
四、胃癌术后多久复查一次呢
胃癌术后复查时间
●胃癌患者病史和体检,在治疗结束后的3年内,应保持每3月1次,3年之后的两年内,应保持每6个月1次,之后为一年1次。
●对于术前胃肠道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的患者来说,其术后需定期监测,通常为每3月1次,共3年,然后每6个月1次,共2年,以后每一年1次。
胃癌术后复查项目:
●B超检查,每3月1次,共3年,然后每6个月1次,共2年,以后每一年1次。如B超检查发现异常,则要进一步行腹部CT检查。
●胃癌患者术后应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有条件宜一年检查一次PET-CT,该检查用于复查最合适,可以发现复发和转移灶,精确性很高。
胃癌术后现代中药治疗:
尽管中医在抗癌方面,源远流长,理论颇多,经验丰富,但是中医依靠经验的分量太重,导致一些西医认为中药不科学,一些患者对西医惧怕时对中医跃跃欲试可是又不敢迈出那一步。现代中药(或称天然药物)消除了人们对中医这方面的顾虑,是癌症患者的福音。
人参皂苷rh2是现代中药的典范。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是人参中最主要的两种成分,其中人参皂苷又可分为很多单体,到目前为止,从人参中分离且确定了结构的皂苷单体成分有40多种。通过对各种人参皂苷单体的抗肿瘤作用的比较,人参皂苷Rh2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的能力最强(摘自文献《人参皂甙的抗肿瘤研究进展》2003年11月)。
人参皂苷rh2具体功效如下:
1、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调节肿瘤细胞信号通路系统,影响细胞端粒酶的活性,阻断肿瘤细胞重要成分的合成与代谢。有效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2、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某些药物或以人工方式加速癌细胞凋亡治疗癌症。实验证实Rh2能够通过不同途径诱导脑胶质瘤,肝癌等多种癌细胞凋亡,恢复正常细胞增殖,有效的治疗癌症。
3、逆转肿瘤细胞异常分化
人参皂苷Rh2就是一种外源性分化诱导剂。它通过诱导分化凋亡,使癌细胞不仅在形态上出现分化改变,最终使癌细胞重新向正常细胞演变,甚至完全转变成正常细胞。
4、逆转肿瘤药物耐药性
在治疗过程中,发现临床化疗失败常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有关。人参皂苷Rh2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可用于对多种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癌症的治疗。
5、通过提高免疫力达到抗肿瘤目的
人参皂苷Rh2促进白蛋白、γ球蛋白的合成,提高T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因而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还能抑制正常淋巴细胞染色体突变,稳定免疫系统。
6、防止肿瘤复发转移
人参皂苷Rh2对抗癌细胞转移实验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h2对小鼠B16一BL6黑色素瘤细胞高转移株自发性肺部转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7、与化疗药物联用增效减毒
人参皂苷Rh2可以作为肿瘤耐药逆转剂提高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活性。Rh2具有可亲水及亲油的特性,可以轻易进入细胞核内而杀死癌细胞。
8、多重抗疲劳
剧烈运动可以造成机体肌、肝糖原含量的显著下降,而一定剂量的人参皂苷Rh2可以显著减缓肌、肝糖原消耗的速度。可迅速恢复身心疲惫,有效缓减头晕、嗜睡症状。
9、抗炎止痛、改善睡眠、增强食欲
人参皂苷Rh2具有抗炎止痛改善睡眠增强食欲等功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上一篇:快速去除脚臭方法怎么去脚臭效果好
- 下一篇:胸骨骨折有哪些护理措施胸骨骨折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