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大化电器维修地方大化电力行业扶贫交出四张

2024-08-14 来源:小胖丁资讯

图为大化供电工人和群众在山路上搬运铁塔。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宋立强 摄

供电工人和群众在同心协力搬运变压器。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蒙吕晖 摄

供电工人在山区更换变压器。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罗洋 摄

供电工人在山区更换变压器。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罗洋 摄

供电工人在雅龙乡温和村进行台区改造。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罗洋 摄

供电工人在七百弄鸡养殖场检查扶贫车间使用的供电设备。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罗洋 摄

供电部门工作人员在都阳镇扶贫车间了解用电问题。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罗洋 摄

广西新闻网大化4月21日讯(记者 覃铮 通讯员 罗洋 庞玉华)大化瑶族自治县是“国务院扶贫工作重点县”“广西4个极度贫困县之一”。这里重峦叠嶂,石山面积占90%,人均耕地不足0.8亩,“买水搅浆建水柜”“石头缝里种粮食”“千山万弄行路难,云梯架在绝壁上”曾是它的真实写照。2015年底,全县40.49万人口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433万人,贫困发生率25.77%。

脱贫攻坚,电力先行。“十三五”期间,南方电网广西河池大化供电局本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迎难而上,积极“备考”,在保障用电质量、落实扶贫工程项目配套电网建设、抓好定点扶贫村帮扶等主要工作方面,提前交出了“亮眼”的答卷,让山区群众实现“用好电”的同时,极大地改善了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进程。

聚焦农网改造2282个台区让37万人“用好电”

现在对大化许多家庭来说,即使添置了再多的电器,用电也是毫无问题的。但在以前,有些地方由于供电不足、电压不稳,导致频繁出现断电、停电现象。

如何解决这种用电需求的瓶颈问题?河池大化供电局以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为契机,着力优主网、强配网、升级农网,全力保障民生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推进贫困村通电、新农村建设等电力配套建设任务。

这是一个艰巨的工作任务。仅新建及改造的台区就有2282个,投资约5.63亿元。此外,不少地方线路需要重新设计并立杆拉线,有的距离达到630-650米,而当时好多村屯也还没通达道路,大量供电设备及材料仍靠人力运输,施工成本很高,施工过程面临着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等问题……

重任在肩,大化供电人迎难而上,鏖战不停。2017年12月19日,北景镇可考村罗福、巴烈、干秀等三个屯成为大化最后一个告别“用电难”的地方。

数据显示,在“十三五”期间,大化电网先后新建1座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增容6座35千伏变电站,新建及改造35千伏线路4条,大化共消除农村1433个台区的用电重过载、低电压问题,解决了874个村屯低电压用电问题,让37万人实现“用好电”。

2019年1月,自治区政府主席陈武来到大化调研慰问,在农网台区投运验收现场了解到农村电网改造进度情况后,肯定了广西电网公司行业扶贫工作:“你们改造变压器、台区对我们脱贫攻坚特别有意义,你们做得很好,做得扎实!”

解决12个安置点3177户移民供电问题

大化古江安置区一套118平方米的房子里,居住着雅龙乡红日村弄仁屯贫困户韦英柳一家五口人。他们于2017年搬迁过来成了“城里人”。目前,她在附近的服装加工厂务工,月收入2000余元。加上老公打工所得,全家早已脱贫摘帽。“现在上下楼乘坐电梯,闲下来可以看电视…… 相比于过去,一家人的生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无限感慨。

“十三五”时期,大化共有6565户29777人需要异地搬迁“挪穷窝”。为保障这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电网建设,全力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做好安置工作,让群众“搬得出、住得下、能发展、可致富”,河池大化供电局建立“亮灯”推进机制,共完成12个安置点的电网建设任务,解决了3177户移民家庭的供电问题,让他们从“忧居”“蜗居”向“安居”“宜居”转变。

为451个“扶贫车间”提供“十足电力”

种鸡车间的一排排鸡舍里,近5000只七百弄鸡在“喔喔喔”着争相鸣叫;雏鸡车间的保温灯下,3万余只小鸡在“叽叽喳喳”着喧闹不已…… 4月17日中午,记者探访七百弄乡七百弄鸡产业发展基地时,看到这样一片欢腾的场面。

该基地距乡政府12公里,是目前大化七百弄鸡三大种鸡养殖基地之一。建有扶贫车间3个,鸡舍总面积3300平方米,年可出栏20万羽以上七百弄鸡苗。基地吸纳周边66户群众参与“联建联养”,首期总投资近300万元。目前还在新建3个扶贫车间,今年内基地的养殖规模将实现翻一番,并带动更多群众共同发展。

在该基地建设之初,片区供电服务经理便第一时间主动提供上门服务,了解基地用电需求,并指导基地完善手续、快捷报装;技术人员随后赶来进行线路勘察、设计,做好接表接电准备工作。同时,所里积极调配各类生产物资,抽调精兵强将成立党员突击队进场作业,抢工时,赶进度,仅仅用15天就完成了供用电任务。“没有电,孵化机用不了,鸡孵不出来,贫困群众增收的愿望就会延迟实现。”河池大化供电局都阳供电所经理蓝锦标介绍。65天后,该基地首批2万多只鸡苗出栏外销,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达24万元。

脱贫攻坚离不开产业支撑,产业发展需要解决动力问题。据悉,截至目前,大化各村均已通动力电。河池大化供电局还主动对接当地451个“扶贫车间”的用电需求,开辟报装用电“绿色通道”,制定服务台账,组织党员、青年志愿者常态化、不定期开展线路巡查、上门走访、用电宣传等活动,积极提供“保姆式”的用电服务,“电力十足”帮助解决产业发展动力问题。在各项目建设过程中,做到项目走到哪里,电就亮到哪里,助力全县扶贫产业遍地开花,23550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促2个扶贫村提前脱贫摘帽

自2016年起,河池大化供电局对广西电网公司定点帮扶的都阳镇加城村和该局定点帮扶的江南乡法棠村,均安排了精干人员驻村工作,并将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贫困户“八有一超”脱贫摘帽攻坚指标分解量化,梳理成为可执行的任务,绘制脱贫攻坚“作战图”,全面管控推进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改观、产业发展等工作进程,让帮扶村旧貌换新颜。

2017年,加城村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9.8%降至0.1%,提前三年脱贫摘帽;2019年,法棠村贫困发生率从2018年的21%降至1.86%,提前一年脱贫摘帽。

今年2月,县政府新增江南乡龙凤村为该局定点扶贫村。该局负责人表示“这是对我局开展扶贫工作的一种肯定和信任,我们将再接再厉,坚定信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让龙凤村如期脱贫摘帽!”

建材与装饰杂志

智慧农业导刊

期刊杂志征稿网

体育画报官网

友情链接